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人物志|森山大道:他是一抹凌厉的黑白,拒绝与世界沟通的惊世之才_百度知...
- 2、阿尔丰斯·穆夏的作品风格
- 3、观念摄影代表人物
- 4、摄影史|17.纳达尔:永远逆流而上的摄影艺术家
- 5、菲利普·哈尔斯曼的摄影风格是怎样的?
人物志|森山大道:他是一抹凌厉的黑白,拒绝与世界沟通的惊世之才_百度知...
森山大道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,使他成为了一位公认的摄影大师。他的摄影不仅是对这个世界的观察,更是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。
年首次摄影集《日本剧场写真》出版,1969年与中平卓马(同龄摄影师及评论家,成名较森山略晚,两人在66年合伙开摄影事务所)等人创办杂志《Provoke挑衅》,个人风格确立,影响很大。
阿尔丰斯·穆夏的作品风格
1、阿尔丰斯·穆夏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,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艺术风格独特:穆夏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,他的作品不仅融合了欧洲与日本的艺术元素,还将2D艺术的魅力推向极致。
2、综上所述,阿尔丰斯·穆夏的作品风格独特且多元,既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,又蕴含了深厚的情感,使得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独树一帜。
3、阿尔丰斯·穆夏的作品融合了日本木刻的线条之美、拜占庭艺术的色彩与几何装饰以及巴洛克、洛可可艺术的细腻描绘。他以感性的装饰线条、简洁的轮廓和鲜明的水彩效果创造出独特的“穆夏风格”人物形象。所有女性形象甜美优雅,身材玲珑,充满青春活力,有时还有一头飘逸的秀发。
4、日漫角色的欧美化风格源于19世纪末的巴黎世博会,新艺术风格对日本产生了深远影响,其代表人物为阿尔丰斯·穆夏。 穆夏的艺术作品,如鲜花美人的设计,对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,成为西方美学融入日漫的开端。 穆夏被日本称为“二次元鼻祖”,其艺术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漫画家和读者。
观念摄影代表人物
杰利·尤斯曼,美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,以其独特的摄影手法在艺术界独树一帜。尤斯曼的作品常***用现实生活中的符号,如女人体、手、岩石、树木等,但这些符号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非现实的形态。他试图通过拼贴打破现实世界的秩序,以更强烈的主观表达自身想法,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。
哈斯恩斯特,这位来自奥地利的摄影***,是老一辈摄影师中的佼佼者。他将彩色摄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,用色彩斑斓的画面诠释了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他的作品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彩色摄影的传统观念,更激发了无数摄影师的创作灵感。
芭芭拉·卡丝丁(Barbara Kasten, 1936-)是一位美国著名女摄影家,是当代观念摄影和构成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。1936年出生于美国的她,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结构主义摄影,最终在80年代成名。卡丝丁的摄影风格独特,属于后制、再制或矫饰的摄影。
贝尔纳·弗孔贝尔纳·弗孔(BernardFaucon),法国著名摄影家,构成摄影和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摄影史|17.纳达尔:永远逆流而上的摄影艺术家
纳达尔,一个永远逆流而上的摄影艺术家,其肖像摄影作品在当时的巴黎乃至整个欧洲大陆都堪称典范。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多个领域的好奇与探索,从文学到政治,再到科学与艺术,纳达尔展现出了一个波西米亚式艺术家的多才多艺。
中文名:费利克斯·纳达尔外文名:Félix Nadar别名:戈斯帕德·费利克斯·图尔纳雄(Gaspard-Felix Tournachon)国籍:法国出生日期:1820年4月6日逝世日期:1910年3月20日职业:摄影艺术家、作家、漫画家费利克斯·纳达尔(Félix Nadar,1820年4月6日至1910年3月20日),人像摄影家。
纳达尔还是第一个使用人造光进行拍照的摄影师。1861年,巴黎的下水道工人,发现了十几个世纪之前******的地下“纳骨堂”,堂内摆满了无数的人头盖骨和其他骨骼。纳达尔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即进入下水道中,使用煤气灯,拍摄了这些“黑暗世界”的景象。
纳达尔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肖像摄影***,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。如《纳达尔自拍像》是纳达尔***的照片,画面突出了双手的动作,并由此引导到画面的头像中心——一只与你相对似乎可以通向心灵之窗的眼睛上来,充分显示了摄影能深入刻画人物心理特征的表现深度。《莎娅·伯恩哈德》是纳达尔另一幅经典的作品。
菲利普·哈尔斯曼的摄影风格是怎样的?
1、哈尔斯曼的超现实主义风格,典型地反映在他为画家达利所拍摄的系列照片中。西班牙画家达利,是哈尔斯曼的好友。达利的作品荒诞怪异,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。哈尔斯曼又是摄影家中极不安分的一位,不满足摄影作为记录现实的镜子,而一心想踏着这面镜子,走进幻想的奇境。因此,他们一见如故,一连合作了30年。
2、菲利普·哈尔斯曼的作品风格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为特色,这一理念起源于1936年。当时,他在为法国作家安德烈·纪德拍摄过程中,确立了这一核心理念,并贯穿其整个摄影生涯。战争时期,哈尔斯曼带着自创的相机,带着12幅照片和微薄的资本,于1940年抵达纽约,开始默默无闻的旅程。然而,这并未阻碍他前进的步伐。
3、最终从不为人知变成了“家喻户晓”的哈尔斯曼。阅读哈尔斯曼的照片,你可以真正理解这一点:生活、死亡以及复活都是世界的心跳,不间断的、无穷大的以及可以听见的,都在表层的下面。
4、他的黑白肖像摄影,达到摄影艺术的高峰,成为世界摄影的典范。1906年生于欧洲的拉脱维亚首府里加市,青年时代的哈尔斯曼,曾在德国的德累斯顿学过三年电气和机械,并开始对摄影产生兴趣。1930年,他居住巴黎,开始从事摄影工作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drw.com/post/8535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