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有哪些优秀的鸟类摄影作品?
- 2、中国鸟类摄影的内容简介
- 3、奚志农的摄影经历
有哪些优秀的鸟类摄影作品?
目前,张斌专注于自然生态摄影和撰稿工作,著有《观鸟手册》、《动物世界》、《观赏鸟》、《两栖爬行小动物》、《世界观赏鱼》、《中国金鱼鉴赏》和《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》等多部专著。
《玩赏鸟图鉴》是张斌编写,由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1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。张斌的这本《玩赏鸟图鉴》收录了我国比较常见的好看好玩,并拥有好听叫声的鸟类;既有国内的鸟种,也有国外的鸟种;既包括大众喜爱的笼养鸟和动物园饲养展出饷鸟种,也包括人们身边常见的一些野生鸟类,共有280种。
年,段文科出版了个人野生鸟类摄影作品集《心羽飞翔》。2010年7月28日,“心羽飞翔-段文科鸟类摄影展”在北京祥升行大众影廊展出。2011年,段文科被评为全国“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***先进个人”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燕子更是有着特殊的地位。先民们对燕子的崇拜,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春天的期待。《月令》中记载的“玄鸟至”,代表着春天的开始和万物复苏。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,清明时节,陕北的“子推燕”和胶东的“面燕”,都是对燕子的纪念与庆祝。
中国鸟类摄影的内容简介
1、本书内容涵盖四个主要章节:鸟类摄影名家经验谈、鸟类摄影技巧篇、鸟类摄影器材篇、中国十大鸟类摄影胜地。 中国鸟类摄影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,如今已经到了需要总结的阶段。 观鸟人的大量出现,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摄影群体。
2、从最初表现鸟儿亲情的摄影开始,十余年间,鸟类摄影的形式似乎并未发生太大变化。获奖作品沿袭旧模式,新晋摄影师也倾向于模仿获奖者的方法,评委的眼光也趋于保守,导致摄影界的鸟类摄影陷入了狭窄的创作路途。
3、大量出现的中国观鸟人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摄影集体,他们中间又涌现出不少出色的拍鸟人,通过杂志、报纸、书籍和网络交流拍鸟心得,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。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对鸟类摄影的积极性更加高涨,尤其是鸟类摄影作品年年获奖,常常获大奖,更引导一些摄影人改变拍摄题材的选取方向。
4、《手册》专注于数码鸟类摄影,内容围绕鸟类摄影的专业特性展开,详细讲解了300多个与鸟类摄影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,避免了传统自然生态摄影书籍过于通用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。它在“打牢拍鸟基本功”和“器材配置”章节中,深入剖析了鸟类摄影的特定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运用。
奚志农的摄影经历
奚志农的生平如下:早年经历:1964年出生于云南大理,早年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充满热爱。1***9年,受郑作新文章启发,开始投身于野生动物摄影和保护事业。学生时期:1983年加入云南大学考察队伍,拍摄纪录片《鸟儿的乐园》,期间形成了“不能干扰动物生活”的摄影理念。
可可西里的经历促使奚志农最终离开东方时空栏目组,全身心地投入环境保护事业,在辞职后,他再次深入可可西里,跟踪拍摄野牦牛队的反盗猎工作。 2001年奚志农提议创办一家以野生动物和自然摄影为主要活动内容,致力于推动中国自然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保育的机构,2005年野性中国在北京动物园开始实际运作。
奚志农早年对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充满热爱,1***9年郑作新的一篇文章激发了他的兴趣,促使他投身于野生动物摄影和保护。1983年,他加入云南大学的考察队伍,拍摄了纪录片《鸟儿的乐园》,期间对传统野生动物摄影的干扰深感不满,从而形成了“不能干扰动物生活”的理念。
奚志农先生的荣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摄影领域:1990年,摄影作品《不能只剩下人》在“奥林杯”全国摄影大赛中斩获铜牌。1998年,被授予“柯达杯”《中国摄影》98年度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的称号。2001年,摄影作品《滇金丝猴》在英国BG野生动物摄影年赛中荣获“濒危动物类”大奖。
奚志农,1964年诞生于云南大理巍山的自然与野生动物的***人物。作为一名备受瞩目的野生动物摄影师,他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鲜为人知的国宝级动物——滇金丝猴,通过他的镜头,这些珍稀物种及其栖息的原始森林得以被大众熟知,从而引起了对它们保护的关注和重视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drw.com/post/8528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