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殖民时代,被人类灭绝的23种可爱的动物,如今只留下了最后的图片
1、澳米氏弹鼠,1901年灭绝。在澳洲,外来生物的入侵,尤其是兔子的泛滥,挤占了本土动物的生存空间,导致包括澳米氏弹鼠在内的许多小动物逐渐消失。澳洲小兔猼,1890年灭绝。澳洲大陆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曾极为丰富,但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平衡,澳洲小兔猼因猎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而灭绝。
2、由于澳洲当时已经没有了多少大型的食肉动物,唯一的野狗主要食物来源是一些更容易捕捉的动物,比如兔子、负鼠、袋鼠、绵羊等等,对野猫的控制力度有限,所以到了野外的猫咪很快就展现出了猫科动物猎食者的力量,它们疯狂捕杀小动物,一些澳洲本土小动物就在野猫的捕杀下相继灭绝了,比如新月甲尾袋鼠、大耳窜鼠等。
3、他们认为:400-600万年前从猿分化出来的原始人类大都没有留下后代,只有非洲的一个部落生存下来,在10万前,这个部落开始走出非洲,迁到西亚,然后从西亚迁到世界各地,6万年前进入亚洲内地,4-6万年到达大洋洲,5万年前到达欧洲,最后在5万前跨越白令海峡抵达美洲。
世界珍奇动物图片
1、在遥远的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名为黑犀牛的珍稀动物,它们拥有深黑色的皮肤,坚硬的角和强壮的身体。黑犀牛不仅是非洲的象征之一,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种面临灭绝危险的犀牛。它们主要分布在南非、***和津巴布韦等地,但因为非法***和栖息地丧失,黑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。
2、麋鹿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。麋鹿过去曾经是野生动物。它善游泳,再加上宽大的四蹄,非常适合在泥泞的疏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、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,栖息活动范围在今天的黄河流域一带。
3、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有趣的习性之一,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,在野外自然***食的50多种植物中,竹类就占一半以上,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%,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、华西箭竹等7种。
4、地羊是一种脊索动物门、真兽亚纲动物。地羊又名鼢鼠、塞隆,是现今代替虎骨制药的珍奇食草动物。头大而扁,耳壳不发达,眼极小,背毛银灰色而略带淡赭色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的西部、河北的北部、内蒙古、西北山地,青藏高原及川西等地。
5、别 名 大猫熊、竹熊、花熊 学 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 giant panda 大熊猫科 Ailuropodidae 分 布 四川、陕西、甘肃局部地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,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。
东南亚十大动物图片
1、中南大羚分布在东南亚的老挝和越南等丛林中,外形长相比较普通,和羚羊相似,但成年的中南大羚头顶长有两只长达50厘米的尖角,而侧脸看时好像只有一只角,因此又被称为“亚洲独角兽”、“亚洲麒麟”等。
2、獴科 Herpestidae 獴属 Herpestes 食肉动物 下图为 食蟹獴 Herpestes urva , 俗称 棕蓑猫、(福建称 泥鳅猫)、山獾、石獾、水獾、白猸、笋狸、竹筒狸 食蟹獴体色通常为灰色,面部和颈部两侧有白色的斑点。
3、图中的动物叫麂子。麂是一类体型较小的鹿,又称为吠鹿或肋面鹿。麂是现今所知最早的鹿,于一千五百万至三千五百万年前开始出现,其化石仍常在法国和德国的中新世(Miocene)地层中被挖掘出来。现存的麂主要分布在以东南亚为中心,东至中国、印度尼西亚,西至印度、斯里兰卡的广大地区。麂,俗称麂子。
4、猪獾是杂食性动物,喜欢穴居,在夜间活动,有冬眠习性。猪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,在中国也有分布,南方居多。
5、山貘,又称黑曳草熊,其外形像熊猫,但毛色较暗,身体更加笨拙。山貘是一种活跃在东南亚的有袋类动物,是现存的最原始和最原始的食肉动物之一。山貘身长约60至120厘米,尾长约为40至50厘米。
6、红毛猩猩。红毛猩猩也叫红猩猩、亚洲猩猩,灵长目、人科的一属,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4%。共有三种,即婆罗洲猩猩、苏门答腊猩猩、达班努里猩猩。体被红色长毛,故俗称红毛猩猩。平均身高171-180厘米,饲养条件***重可达200公斤,平均寿命约为40年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drw.com/post/850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