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摄影工笔人物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摄影工笔人物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当代工笔人物画家?
潘絜兹(1915.9—2002.8)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。原名昌邦,浙江宣平人。1 932年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,师事吴光宇、徐燕孙,专攻工笔重彩人物画。1937年入伍,在张自忠将军部下做宣传工作。曾在四川临摹蓬溪梵明寺壁画。1945年到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从事古代壁画的临摹研究工作。曾任台湾台北民众教育馆艺术部主任,主编《民众画报》,后得于右任先生资助,从事敦煌艺术研究。1949年在上海军事管会艺术处美术工场工作,并参加上海市美术家协会。
1951年调北京参加筹备敦煌文物展览,后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组长。1956年到1957年访问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,考察文物保护和壁画修复工作。1958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,1956年调北京画院工作,同年主持山西永乐宫迁建後的壁画修复工作。
曾先后在兰州、西安、南京、上海、台北等地举办个人画展。 1***8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。 1995年10月15日,潘絜兹艺术馆在他的家乡柳城龙山公园建成开馆,潘絜兹亲赴开馆仪式,并捐赠了代表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及尹瘦石、刘勃舒、刘春华、何海霞等书画名家的作品400余件。2002年8月10日因病于北京逝世,享年88岁。
近现代工笔花鸟与人物的名家有谁?
花鸟:苏百均 ,李晓明,金鸿均,王克印人物:华三川当代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算是首屈一指的,其次还有唐勇力,王颖生,王根生,崔进,冯长江,王淑晖,蒋世国,王美芳,赵国经,刘泉义,胡永凯,崔景哲,黄培杰,韩学中,李青稞,黄钧,叶华
语文上,人物描写手法,”工笔“ 是什么意思?
1.工笔细描指文学作品中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事物。
也就是用细腻的笔触,精细地描绘人物外貌和生活场景,使人或景物的形象逼真,给读者一种呼之欲出之感。
2.《孔雀东南飞》中对刘兰芝的描写
3. 如《孔雀东南飞》中对刘兰芝的描写,“鸡鸣外欲曙,新妇 起严妆。著我绣夹裙,事事四五通。足下蹑丝 履,头上玳瑁光,腰若流纨素,耳著明月当,指如削葱根,口如含珠丹,纤纤作细步,精妙世无双”。通过对刘兰芝的外貌妆扮的精细描绘,充分表现刘兰芝的美,并出离开焦家前的悲伤。
又如:“妙的是下点小雪呀。看吧,山上的矮楹越发的青黑,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,好象日本看护妇。山尖全白了,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。山坡上,有的地方雪厚点,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;这样,一道儿白,一道儿暗黄,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;看着看着,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,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。等到快日落的时候,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,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,微微露也点粉色。就是下小雪吧,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,那些小山太秀气!”(节选自老舍《济南的冬天》),充分表现出济南雪后冬天之美。
再如鲁迅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“不必说碧绿的菜畦,光滑的石井栏,高大的皂荚树,紫红的桑葚;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,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,轻捷的叫天子(云雀)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。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,就有无限趣味。油蛉在这里低唱,蟋蟀们在这里弹琴。翻开断砖来,有时会遇见蜈蚣;还有斑蝥,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,便会啪的一声,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。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,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,何首乌有臃肿的根。有人说,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,吃了便可以成仙,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,牵连不断地拔起来,也曾因此弄环了泥墙,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。如果不怕刺,还可以摘到覆盆子,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,又酸又甜,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。”
***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时,要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,突出重点,以形传神,不能面面俱到。在描写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时,要多角度、多侧面地进行描写,反映出人物的思想、品格、性格的特点。***用工笔细描法描写人物肖像,要对人物外貌进行细腻、具体的刻画,能使读者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人物的彩色照片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摄影工笔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摄影工笔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drw.com/post/536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