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杨柳依依的风光摄影图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杨柳依依的风光摄影图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如何拍摄出:“杨柳春风三月三,画桥芳草碧纤纤”的意境?
下图就是我3月5日,惊蛰的那天,散步途中,随手用手机拍摄的。
春寒料峭,乍暖还寒,其他的树木还是枯枝,满眼萧瑟的样子,唯有柳树抽条,发出嫩黄色的绿芽,煞是惹眼,那份嫩嫩的青葱,好像给你初春的新鲜,心情也变得轻松,欢快起来。
尤其是碧蓝的天,透明而高远,偶尔白色的鸟儿展翅飞过,整个画面就是活的。
即使眼前没有画桥,没有纤纤绿草绿草,但是如此美好的画面,让你感到转过那个拐角,有更美的风景在等你。
摄影可聊的话题比较多,但基本就两点:摄影器材和摄影技巧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如果想出作品,那就得要有好的摄影器材,单反相机是必不可少的。如果仅是单纯的消费***,卡片机、手机就可以了,眼下玩手机摄影的比较多,结合题主如何拍摄风光片的提问,下面就手机摄影说点粗浅的体会。
限于器材,一般的手机镜头很难拍出单反相机的效果,比如虚化、微距特写、多重曝光什么的,既然手机没有这些功能,那么我们所需要掌握的摄影技巧相对就简单多了,当然,可供我们玩的东西也不多了。那么我们玩什么呢?玩构图啊。一幅照片好不好,摄影构图很关键。要带着目的去拍摄,想表达什么主题、这个主题需要什么元素来组成展现、镜头焦点对准什么、景深怎么安排等等,这些都要了然于胸,提前打好腹稿,而不是拿起相机(手机)不***思索的乱拍一通。
题主想拍摄出“烟花三月”的意境,他的提问中也明确了拍摄元素,即“杨柳、画坊、碧草、春风”等,剩下的就是怎么安排这些元素了,谁在前、谁在后,突出谁为重点等。可以将杨柳作为前景重点表达,这也是最常见的拍摄手法,如下图本人手机拍摄的河滨春光。
也可以把花草等作为前景,其它的作为后景,增加景深,如下图本人拍摄的渡口。
在构图上要做到疏密有致,画面太满了撑眼,显得有点乱,画面景物太少了又有点空,如下图,这是我在瘦西湖拍的,限于当时的场景条件限制,画面太满了。
画面元素少了也不好看,如下图我拍摄的泉河风光,视角太低,画面缺乏景深,显得单调。
再发几张自认为拍的还不错的片子。
以上照片均为本人用手机拍摄,舞动的柳枝、停泊的画舫、灿烂的春花,算是跟题主的“烟花三月”的意境要求比较贴近了吧,笑。
手机编辑,着实不易,希望能有所启迪,喜欢的点个赞哦!😄😄
首先,应该拍远景,角度要广。其次,虚实结合,有主景,也要有配景。就像我拍的这几张夕阳西下时的照片,主景就是夕阳,你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角度,拍出它的天空中不同的位置。根据拍出来的意境,还能配上一首诗:
扶桑已在渺茫中,家住扶桑东更东。
此去与师谁共到?一船明月一船风。
这几天一波波如何用摄影表达出古诗词画面的问题袭来,文学与摄影都属于艺术,无论用哪一种形式表达,都给人以美的享受。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爱诗读诗,也有那么多摄影爱好者直执用镜头拍出这样如诗的美景。
这几天回答的都是关于春的古诗,今天又是一首。现在正是春天,这样的古诗也应景,诗与美景,大家都喜欢看吧。
【宋】陈允平《春词》
杨柳春风三月三,画桥芳草碧纤纤。
一双燕子归来后,十二红楼卷绣帘。
春天是文豪们尽情抒写的季节,一首首赞美春天的古诗跃然纸上。三月三还被称为上巳节,相传是黄帝诞生的日子。 古人们也有诸多关于三月三的诗词歌赋。
这是一首描写春日好风光的古诗,杨柳、画桥、芳草、燕子构成了一幅热闹的春景图。怎么摄影就要寻找这些春的内容把它还原在画面上。
找一个春天的早晨,旭日刚从东方升起,阳光和煦而不刺眼,天空湛蓝如洗。去到你提前相中的小桥流水,杨柳依依,这种场景只要你在中原地带,三月里各大公园都是常景,趁着游人稀少,抓紧拍拍拍。眼前有景,心中有图,意境自然而出!
疫情过去,春暖花开,你拍到什么照片了?
你好,我是小贱。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。春暖花开,最适合拍摄照片,也是外出旅游的最佳时间,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也是爆满的时候。但是今年受疫情的影响,不能外出,在家里隔离。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,外面慢慢也恢复了人气,虽然不能去旅游景点游玩,慢慢发现,自己所在的城市也格外的美丽,值得期待。以下就是我所在的城市江苏省镇江市,在疫情结束后我拍摄的一些照片,希望你能喜欢。
这几张照片是我在镇江北固山下拍摄的几张照片,虽然北固山景区还未开门,但是山下景色依旧美丽。
这几张照片是在郊区一小片油菜地里面拍摄的油菜花,很美丽。
这是在路边拍摄的不知名的花
希望这些照片你能喜欢,谢谢
谢悟空问答之邀。
【春至沈阳,鹤舞呈祥】
庚子之春,干娇百媚,我却独爱拍迁徙沈阳法库县獾子洞[_a***_]的白鹤和辽风建筑白鹤楼,因它有故事,传深情,表达了沈阳对武汉“战疫”的关切和文化交流。
2016年,沈阳辽文化研究会在法库县举办辽文化研讨会,武汉黄鹤楼景区负责人应邀参加,在了解白鹤楼传承着千载辽文化及法库做为辽代萧氏后族故里,叶茂台辽墓群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曾出土过《出行图》和《归来图》两幅令文物界震惊的国宝级文物后,决定黄鹤楼与白鹤楼缔结为姊妹楼,携手共建中华文化名楼,传承传统文化,形成了我国南有黄鹤楼,北有白鹤楼的文化格局。
2020年武汉出现***肺炎疫情后,沈阳迅即伸出援手,派出数批医疗团队驰援武汉,捐款捐物,从130吨捐赠大***那时起,沈阳人提供的800辆救护车、医护机器人、核酸检测试剂、医疗药品等等,支援武汉,共克时艰。
如今,随春天的到来,经过奋战,疫情退却,国内疫情仅两个月就得到有效控制,国人欢欣鼓舞。
近日,大批白鹤从南方北迁至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。3月27日,迁徙至此的白鹤数量超过1300只,灰枕鹤、天鹅、豆雁等候鸟2万余只,它们在冰雪融化之时赶赴区域2799公倾、生态良好的獾子洞湿地乐享春天的盛宴。白鹤楼景区柳枝吐绿,春意渐浓,沈阳人也从居家防控中走出来,非聚集观鸟拍鸟,放飞心情。
法库是中国白鹤之乡。白鹤是法库县鸟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辽代时期,法库就尊鹤、礼鹤、爱鹤,奉鹤为神鸟仙鹤,它是长寿吉祥福瑞的象征,至今这里还流传着辽代“射蛇救鹤”、“白鹤救主”的传说,獾子洞湿地,是鸟类的美丽天堂,白鹤迁徙的重要通道。每到春秋两季,迁徙和生活至此的鸟类160多种10万多只。其中,白鹤2000多只,占全球种群数量的70%以上,停留时间三个多月,堪称奇观。
黄鹤不知何处去,白鹤千载情悠悠。其实,白鹤的幼鸟从西伯利亚迁徙到南方越冬为黄鹤,越冬迁徙至北方即长成了白鹤,这也是黄鹤与白鹤的缘分,也是武汉与沈阳的情分。因此,我用尼康850相机腾龙150600镜头,多以快门优先模式,携带三脚架,多次探访湿地,拍摄了白鹤等候鸟迁徙图片,因为不能打扰候鸟生活,所以距离远些。同时拍摄了白鹤楼春天美景,以传承白鹤文化,迎接祖国春天的到来,献给“战疫”必胜的国人,愿武汉完胜,中国完胜,世界康宁。
在美丽春天,我追光逐影,用图片送去美丽的心情,祝福武汉,祝福沈阳,繁花似锦,鹤舞吉祥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杨柳依依的风光摄影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杨柳依依的风光摄影图片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lldrw.com/post/24632.html